市县动态

广元市供销社多措并举推动废弃农膜回收处理工作

  • 时间:2020-12-16

  • 浏览:504

  • 来源:广元市供销社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结合广元市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创建,自2017年起,广元市大力构建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处理,推动农膜使用“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今年8月11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专门来广元市调研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对广元市的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强化行政推动。市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并将废弃农膜的收集处理纳入广元市的民生工程。印发了《广元市关于推进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广元市推进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工作进度及责任分工方案》《广元市废弃农膜加工处理财政资金补贴办法》《广元市推进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建设工作考评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各县区政府,以及市级供销、农业农村、环保、财政、宣传等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县区也及时出台相应实施方案、意见、办法,规范有序的推动了该项工作。

二是搭建全链条体系,确保工作开展。构建“村回收、乡镇转运、县(区)集中、市处理”,可持续运行的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体系。由市供销社牵头,利用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庒稼医院、再生资源回收点等网点,按照回收制度、标识标牌、分类回收、收购台账、收购票据“五统一”的标准,明确回收范围、回收标准、回收价格、回收服务、堆码标准、运输要求、交售渠道、处理程序等内容,因地制宜建成回收网点2734个,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同时,成功引进广元市供联致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进行废弃农膜的收集、加工处理。今年,全市废弃农膜可回收处理1000余吨,回收率可实现85%,处理加工率可保持100%。

三是建立补贴机制,强化市场运作。市政府每年安排市级财政资金300万元用于废弃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建设工作,及加工企业补助、县区政府和市级部门工作奖补。各县区也安排预算对购销价差、中转运输等据实进行补贴。其中,对加工企业生产设备购置及场地建设给予实际投入45%的补贴;利用本市回收的废弃农膜生产再生颗粒(以市场销售价每吨4600元为标准)1吨补贴800元,再生颗粒市场价低于4500元或高于4700元时,每减、增100元,补贴相应增、减100元,当市场销售价超过5500元后取消补贴。对回收价格进行补贴,回收最低价为:大棚农膜2200元/吨,透明地膜2000元/吨,黑色地膜2000元/吨。这些补贴措施促进了农户、经营主体交售积极性,解决了企业生产加工的后顾之忧。今年,全市在回收环节财政预计补贴270余万元,在加工处理环节财政预计补贴50余万元。

四是持续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对废弃农膜污染危害性进行深入宣传,特别是在蔬菜、茶叶、烟叶基地等农膜用量大的区域加强宣传。让农民群众和回收人员充分认识到废弃农膜对土地质量、人畜饮水安全等方面的巨大危害,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捡拾、集中堆放、主动交售废弃农膜,从而在全市上下营造了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的浓厚氛围,促进全市废弃农膜的收集和处理。